
隨著現代化農業的發展,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,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,對智能化農業監測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。以前我國傳統農作物的監測,全靠人工現場調查。每個農作物生產地均建有多個調查監測點。人工監測有很多缺點:一是慢,不能及時掌握相關情況;二是憑經驗估量猜測,不是很準確。特別是遇到低溫、干旱等重大氣象災害,往往預判遲緩,采取的技術措施難免滯后。三是作業人員沒有規范操作,往往不規范的操作會對種植物、土壤帶來嚴重后果,造成持續性很長的影響。如今,物聯網技術迅速普及和完善,人工監測被智能化監測逐漸取代,進入信息化農業時代。采用物聯網技術,從感知層、傳輸層、數據層和服務層4個層次構建農林感知決策體系意義重大。為此奧斯恩專門研發的農業氣象站生態環境監測系統,可根據不同使用場所調整配置方案,全方位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。
氣象站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廣泛應用于農業環境,針對農業生態環境實時監控以及和農業生產活動相關的環境監測,可以在線監測農業環境的氣候因子,土壤環境因子,當監測數據處于異常時,自動控制灌溉、開窗、卷膜、風機濕簾、生物補光、灌溉施肥等環境控制設備,自動調控環境達到適宜作物生長的范圍,實現節水、節電,減少勞動強度,降低人力投入成本。另外通過實時24小時視頻監控現場畫面,即可方便管理人員對示范區遠程在線監控以及質量監督,規范現場人員作業流程,也可做成視頻剪輯,通過中心的數字化展示區向社會各界提供各項科普、教育、休閑、觀光等服務。
7、具備數據超標聯動報警功能,可聯動報警燈、霧炮機、攝像頭抓拍等。
13、定位功能:內置GPS定位模塊,內置實時時鐘,具有北斗自動校時功能。
14可實時顯示采集點經緯度并保存;可通過開放性API接口獲取數據,方便對數據源進行存儲以及數據整理。